机甲学院的华夏转学生 第232节(1 / 2)

这么多好苗子全去前线?谁不知道好苗子最容易折在前线?那些虫族也能闻出来谁更强,能吸收更多能量,所以越强的士兵越容易被围攻,而新兵蛋子们空有精神力没有经验,最容易折在那里。

教官们都快忙死了。

上午是毕业典礼,下午要送四年级离队,晚上要宣布其他学生们放假。

学生们走了,他们不能走,还有很多事情有做,可即便是这样,他们依旧把学生们看得死死的。

要不说他们是教官呢,天天和这些学生们凑一块,最能把握学生们的心思。

就像江虎知道自己孙女肯定想来前线,提前跟教官打了招呼一样,教官们也发现学生们不太老实。

尤其是和游鹭玩得好的那几个。

“现在情况特殊,你们几个回家之后不要到处乱跑,更不要去前线。”科洛教官特意对他们耳提面命,甚至还给他们家里打了电话,让家长盯着点。

江不辞他们答应得好好的,但是回到家之后呆了没两天就要出门。

江不辞家里本来很担心这个头铁的女孩跑去前线,但是听说是去找许钦川,犹豫了一下也就同意了。

那可是许钦川,他们圈子里知名的乖乖仔。

江不辞这种刺头敢往外跑,许钦川肯定不会,考虑到这一点,家长还是放孩子出去了。

但谁承想,家长口中的乖孩子竟然也跟着江不辞他们一起出去了,在帝都星上的几个人汇合,然后用云初霁给的道具改变身份,又掏出了黑市中伪造的身份,这才忐忑地出去。

一路心惊胆战又顺利地和其他人会合,一行七人才悄悄地松了一口气。

“你们给家里留消息了吗?”

“留了。”江不辞是来找游鹭的,又不是来送死的,等到了地方,她自然会告知家里人自己在哪里。

他们本来以为三大帝国去小公国的关卡会很难过,但谁能想到,小公国的边防竟然这么松,而且和以前一样,依旧人流如织,什么样的人都有。

江不辞掏出游鹭给的玉牒看了一眼,像是从这里汲取勇气一般深吸一口气,“走了。”

……

游鹭按照地图,降落在了一颗荒星上。

这颗荒星环境恶劣,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,应该是没有人的。

按照游鹭偷家的计划,自然不能驾驶着自己的机甲靠近。

她的机甲实在是太有辨识度了,一露头大家就知道是她,哪里还能等她混进去?所以游鹭要搞一个新的机甲,飞去最近的一颗,有黑市的星球。

直接去荣光之星很难,但是找黑市,通过理想乡接触荣光之星要简单得多。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自己怎么弄来新的机甲?

游鹭的空间里面倒是有不少机甲残骸,但是她驾驶机甲还行,装机甲就……

总不能直接跨越星球传送到另一颗星球上吧?

游鹭蹲在山洞里,对着一地乱七八糟的机甲配件头痛,她的光脑里面倒是有学校发的教材,但她不是机械师系的,后勤系的课本里面只有怎么给机甲检修的内容,更别提从零开始装机甲了。

要是有机械师就好了。

游鹭叹了一口气,突然看到了手上的机甲戒指,想到了机甲自带的智脑,眼睛一亮!

一台冰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构造,但是一架合格的机甲应该知道自己是什么结构。

“出来吧!智脑!”

第187章

游鹭要感谢云初霁当时造机甲一切都按照最好的来。

这个智脑不仅可以智能辅助,还储备了不少专业性资料。

游鹭肯定是看不懂专业数据的,索性又让机甲的智脑扫描一下她手中有的机甲残骸,看看能不能替她分析一下,最好能做一个傻瓜教程。

没办法,她的理科知识也就只够支撑她进行炼丹一类的研究,机甲实在是太过为难她了,让她在几天时间内学会怎么从零造机甲,还不如期待现在虫族女王突然左脚绊右脚原地摔倒暴毙。

不得不说,云初霁真是太靠谱了。

游鹭不清楚别的机甲智脑能不能做到这一点,但是云初霁能把智脑的人工智能调整到中高级机械师的程度,反而证明了他的能力。

要知道,机械师可不是谁都能干的,不仅需要强大财力的支持,对学习者本身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,能够拼装机甲已经淘汰了帝国内最起码三分之一的机械师,能根据现有材料拼一架机甲,就能淘汰整个帝国四分之三的机械师了。

机甲智脑竟然真的按照游鹭给它的那些基础材料拼出了一台机甲,只不过长得比较五彩斑斓,性能非常一般而已。

但是能在黑市上流通的机甲大部分也都是这种货色,这样过去反而可以轻易地融入大众。

游鹭拿着机械箱里的简易工具,按照智脑的指挥将机甲组装起来。

甚至不需要完成得多好,只要能够支撑游鹭进行长距离的空间跳跃就可以。

不过一天,游鹭就已经将机甲组装好了,和云初霁做的那架又漂亮又威风的机甲相比,这架机甲就像个碎了又被重新拼起来的矮墩墩大水桶,游鹭摘下护目镜,用扳手敲了敲外壳,满意地给自己组装的第一台机甲拍了个照。

她没有耽误时间,直接进入了机甲,导入了新的地图,准备前往附近的一颗有人居住的荒星。

在出发之前,游鹭给自己换了一身衣服,又吃了易容丹给自己捏了一张比较路人的脸和强壮的身体,这才出发。

按照帝国内对于机甲的评级,游鹭临时拼的这架机甲等级也就只有b级,进入机甲后,游鹭明显能够感觉到这种机甲的包裹感和不适,完全没有驾驶其他机甲的流畅感,更不用说在进行空间穿越时的压迫了。